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员工专区首页合作社资质组织架构供求信息新闻动态信息中心创业历程
 新闻动态站内新闻农业资讯 站内新闻首页 >> 新闻动态 >> 站内新闻 >> 合作社新闻

鸡腿菇栽培新技术

2011-06-13 14:00:57作者:摘自伙伴网阅读次数:525打印返回

    鸡腿菇具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其有耐粗放、易栽培成功等特点,栽培量逐年扩大,目前对鸡腿菇栽培均采用生料或熟料栽培,室内发菌,室外脱袋覆土平面栽培。这样占地面积大,用层架栽培,由于覆土过多,菇架承受压力极大,一般菇架很难支撑得住。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数次试验,探索出一种省工省时、灵活方便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用发酵料栽培 ①选料 由于鸡腿菇分解基质能力较强,适应原料广,本着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原则,我们利用搞栽培和制种受污染的料,添加一部分新鲜辅料,其配方为:污染料57%,新鲜棉子壳25%,麦皮10%,石灰3%,磷肥石膏各2%,磷酸二氢钾0.5%,尿素0.5%。料水比1∶1.4,另加食盐1%,腐殖土(呈团粒结构)30%。


    ②拌料 把磷肥提前一天溶化,取其上清液,然后把尿素、食盐溶化,均匀地加入水拌入料中。石灰、石膏可在翻堆时分次加入。土必须另外加水,使其含水量用手握之成团,触之即散,待料吸水均匀后加入料中。

    ③建堆 把上述料混合均匀堆成馒头形或梯形堆,高度在1米左右,覆盖草帘保温发酵,由于覆盖草帘通透性好,料温上升迅速,一般20小时,堆中20厘米处料温可达50℃,这时即可翻堆,在翻堆时把料抖松散仍堆成原来形状,这时应在堆中央用直径10厘米粗的木棍打孔至堆底,并在堆周围与地面呈45度角向堆中打3厘米孔若于其间距约30~50厘米,再在堆下部距地面15厘米高与地面平行打2~3个孔,而后覆盖草帘,待堆中20厘米深处料温达到60℃并持续4小时以上,再翻堆。这时把料里放到外边,料外边放到里边,上边放到下边,下边翻到上边。同时适当加入一点水份,补偿高温蒸发掉的水。仍如前法打扎覆草帘,等20厘米处温度达60℃持续4小时后,又可翻堆打孔,如此翻堆3~4次。最后可见大量的白色嗜热放线菌产生,手握料感觉松散,无臭味,并透出一股香甜的杏仁香味,这标志料腐熟完好,应及时撤堆降温,调节湿度和酸碱度,使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印而不下滴,pH为7~8,料温降至35℃以下即可播种。

    播种 我们选用筒袋规格为24×50×0.03厘米的塑料筒袋,每袋可装干料1.8公斤,采用层播法,一层菌种一层料,每袋播5层,上下两头菌种占每袋用量1/2,其余1/2分三层播在袋中间,料袋松紧适度,中间用直径2~3厘米粗木棍打孔直至袋另一头,而后用消毒的针在菌袋中间见到有菌块的地方在其上扎微孔,而后移入发菌室发菌。

    发菌 发菌室要求地面干燥、通风,菌袋堆入方式应根据料袋中的温度来决定,温度高以“#”字形堆放,温度低可排排堆叠,总之温度应控制在38℃以下。一个星期以后,菌袋种块直径长到5厘米时,即可用直径0.5厘米粗的铁条在其上扎孔,深达袋中间,如此每袋可扎5个孔。发菌期间,每日室内应能通风一次,约30分钟。由于供氧充分,符合鸡腿菇好气性的特点,发菌迅速,约2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

    出菇 ①泥土的处理 选用腐殖质含量高的泥土,并具有团颗结构。使用前最好经太阳暴晒干,在使用时,喷洒0.3%的敌敌畏和0.2%的多菌灵,后用薄膜覆盖闷 24小时,而后按泥土用量分别加入:石灰1%,盐1%,石膏粉1.5%,磷肥2%,磷酸二氢钾0.3%,尿素0.3%,加水量以手捏得扁捏得圆。②覆土 把发满菌丝的菌筒两头打开,放入经处理过的泥土,其厚度3~5厘米,而后移入出菇场竖直摆入,下垫薄膜,一袋接一袋,可摆宽100厘米,长不限,上覆薄膜保湿,每日通风几次,约6天左右菌丝即可趴人覆土层,这时应把场地湿度控制在85%~90%,并在袋口喷少量水,同时把薄膜揭去,约5天左右即可出菇。③采收 待子实体菌环松动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可整丛拔下,整平料面泥土,并用水把其调整湿润,再把另一头向上,使袋口敞开,如前法管理。可收二茬,两茬收完后,再调过头又可出菇,如此出菇四潮后,再重新换土又可出两潮。生物转化率达200%以上。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版权所有:岷县福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津ICP备17003424号-1 技术支持: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